“唐宋之黎阳,明清之屯溪”。明清时期屯溪商业发达,作为三江汇聚之地,水路运输方便,有“屯浦归帆”的盛景,其中茶叶贸易居首位。近年来,镇村坚持绿色发展方向,挖掘历史资源,强化品牌意识,注入时代基因,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三篇茶叶发展新文章,历史上的“鬲山毛峰”正逐渐恢复往日神采。

  弘扬茶文化,擦亮生态品牌。据史料记载,屯溪区傍霞村自古以来就是粮茶丰茂的地方,最迟明末清初之时就有植茶的痕迹。1974年试种了2.3亩密植茶园,1979年亩产达到了426斤,遥遥领先。厚重的茶文化历史传统更加激发了傍霞讲好茶故事、弘扬茶文化的信心。傍霞村史馆的打造中,将“茶”历史作为重点单元进行陈列,增强文化自信。与此同时,利用历史传统上“茶与禅”的渊源,与鬲山禅寺联动,将茶文化与禅文化融会贯通,恢复“鬲山毛峰”品种,注入文化基因,提升茶文化品位与品牌。围绕振兴茶文化目标,积极收集茶故事、采茶山歌、编排茶舞蹈,开展茶事体验活动,加强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擦亮独有生态品牌。

  做优茶产业,促进茶旅融合。为了适应茶产业市场新要求,茶叶消费新变化,傍霞村应变求变,积极改变。除5G高标准茶园建设外,茶园内部建造了房车基地和露营基地,还将废弃的老茶厂改造为茶研学中心,中心里面包括茶文化科普区、茶制作体验区和茶历史展示区等几大功能区,大大丰富了茶叶产业内涵价值,延展了茶叶产业链条,提高了茶叶附加值。一方面,“茶叶+研学”的新型旅游模式,更加深刻地让游客体验到具有获得感的知识性旅游,同时沉浸式体会茶叶制作过程兼具趣味性,契合游客的实践需求,使得游客更具粘性。另一方面,“茶园+露营”的户外露营模式,拓展了露营的场景,独特的新奇体验感,带动了更长时间段的消费。通过5G茶园与茶研学中心的互补互动,让大众从茶叶消费端逐渐了解茶叶的生产端和加工端,推动二次消费。这一发展方向将一产二产三产紧密地结合了起来,促进了茶旅融合发展。

  创新茶科技,赋能5G茶园。如今傍霞村正紧锣密鼓地建设5G高标准茶园,走进茶园中,一垄垄的茶苗正在茁壮成长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茶苗也大有来头,是安徽省茶叶研究所专家通过对地质土壤、水系水质、温度湿度的现场勘定和科学研判,以市场为导向,综合考虑后引进的“五彩”茶苗,呈现出“红、黑、绿、黄、白”五种颜色,吸引眼球,具有强烈的观赏性。而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是5G茶园的数据化、智慧化和生态化。5G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,建立茶园数据监测管理体系,摆脱“施肥+黄板”的传统种植模式,实行“大数据+生态有机”创新发展模式,根据现实需要,实现24小时自动灌溉,减少人力付出的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与产量,推动茶叶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
  闲来松间坐,看煮松上雪。接下来,屯溪区将进一步助推茶产业健康、稳步发展。傍霞村也会以“三茶”统筹发展为引领,不断创新,聚焦文化赋魂、科技赋能,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。(戴赟姚小蝶)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皖B2-20080023